青岛市工商联: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针对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不知晓、不会用的问题,青岛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市、区、镇三级商会平台作用,围绕优化民营企业政策环境,于2022年创新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商会首席政策官”机制,通过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指导,有效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为优化青岛民营企业政策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会首席政策官机制实施以来,共开展政策宣讲1100余次,走访会员企业2万余家,接受会员咨询4000余次,开展政策官交流活动60余次,发布政策宣传短视频400余个,观看达500万人次,打造了工商联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青岛速度、青岛力度和青岛温度。

打好“机制牌”,探索惠企政策落地“新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坚持并深化商会首席政策官制度,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指导,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显得尤为重要。

“我公司主要从事线下会议承接和会展服务,很长一段时间收入几近于无,但念及老员工们的付出,我不能轻易辞退他们,公司由此陷入了严重的资金困境。”青岛智钒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龙在采访中表示,青岛市财税服务商会首席政策官郑鹏,对自己的难处感同身受。“他积极向我介绍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金融优惠政策,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仔细分析我的公司资质和个人信用情况,为我精准匹配相关政策。仅仅两天时间,我就顺利拿到了通过优惠政策获得的70多万元贷款。”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政府政策的温暖与力量,同时也凸显出青岛市工商联打造的这支优秀商会首席政策官队伍的善作善成,他们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解读和匹配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坚实后盾。”白龙如是说。

商会首席政策官队伍作为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一支重要队伍,是促进“两个健康”、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为建设好这支队伍,青岛市工商联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相继制定并下发《青岛市商会首席政策官工作制度》《青岛市商会首席政策官管理办法(试行)》,细化明确首席政策官的主要职责、工作机制、工作机构设置、工作流程、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等方面,从制度上确保首席政策官工作有效开展。

为强化部门联动,青岛市工商联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协调机制,与市纪委监委护航行动工作专班建立监督反馈机制,与市行政审批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畅通“企业+商会+政府部门”沟通渠道。

在运行层面,青岛市工商联指导商会建立健全商会首席政策官工作机构、团队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作用发挥明显的商会加挂“政策服务工作室”。

为做好工作督导,青岛市工商联将商会首席政策官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四好”商会评定的重要内容,纳入商会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

打好“优势牌”,发掘惠企政策宣讲“新人才”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青岛市工商联从选聘层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商会资源,从全市400余家商会中选拔具有丰富政策、法律、金融经验的人才,聘任为商会首席政策官。

对商会首席政策官实行动态管理,青岛市工商联淘汰一批发挥作用不达标的人员,新聘任一批商会工作骨干。目前,登记在册的商会首席政策官人数已达349人,涵盖市、区、镇街三级工商联所属商会,构建起覆盖全市工商联商会组织的工作网络,近距离联系服务市、区、镇街三级8万多家企业。

为提升商会首席政策官业务能力,青岛市工商联每年举办首席政策官骨干培训班,以“活动代培训”形式对首席政策官进行培训,邀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市银保监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围绕财政扶持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方面的惠企政策进行精准指导,提高商会首席政策官的工作水平。

为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用政策工具的“及时雨”解企业的“燃眉急”,商会首席政策官主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惠企政策集中宣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2024年以来,共推动156名商会首席政策官走进市区、商会、园区,开展了300余次政策宣讲活动。

“2024年,我在岗位上共组织开展了60余场线上线下的宣讲活动,录制政策视频20个,走访会员10家,集中收集企业的诉求和咨询情况,帮助5家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政策实惠。”郑鹏表示,作为商会首席政策官,任重而道远,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政策宣讲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更多企业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政策动向。还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收集和反馈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更多问题。同时,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让‘商会首席政策官’发挥更大作用,为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打好“服务牌”,打造惠企政策服务“新格局”

为帮助商会首席政策官进一步熟悉政府部门职能范围、办事流程、工作制度,加强联系沟通,青岛市工商联带领商会首席政策官走进市审批服务大厅、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大数据局等政府部门进行参观、考察和调研,为企业搭建定向联系协作的桥梁路径。

青岛市工商联还邀请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等政府部门走进商会,开展专题政策培训,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推动政府部门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

“2024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高等学校‘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方案》,此方案为校企人才、资源的双向奔赴进一步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鉴于此,我主动联系青岛市呼伦贝尔商会首席政策官孙甜咨询相关政策事宜。”青岛市技师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张晓静在采访中说,在孙甜的积极协调与强力推动下,山东职引未来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的产教融合项目顺利引入学校。本次活动从2024年9月23日正式启动,至11月11日圆满落幕,共有215名学生参与了此次项目。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学子从“专业”迈向“职业”。

为更好掌握政策、做好上传下达,青岛市商会服务中心建立商会首席政策官工作群,第一时间推送“政策速递”。首席政策官认真学习领会各项政策,及时将政策快速、精准送到会员企业。

“2023年12月下旬,我在商会会员群内看到了商会首席政策官粘娇琳发布的政策通知,通知明确提醒会员企业重视申请稳岗补贴,申报时间截至12月31日。”青岛世纪云帆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市烟台商会副会长赵岳鹏在采访中谈到,在与粘娇琳取得联系后,她立即对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确定公司符合申请条件后,又悉心指导他们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站上进行申请。“最终我公司申报成功,所交纳的失业保险费按60%获得返还。”

青岛市工商联还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线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交互式AI首席政策官,有效弥补了政策获取不及时、不精准,线下政策官团队无法实现服务全面覆盖等问题,推动政策落地便利快捷,推动青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