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法治护航新平台 为企纾危解困破难题

近年来,滨州市工商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平台思维,聚焦企业家关注的法治环境,发挥大统战力量,联合建立全省首个“护企联盟”法治护航平台、建立“助企驿站”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民企权益维护日、建立“法商+”知识产权维权平台、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走深走实,在法治层面全力画好民营经济领域最大同心圆。

一、以多元解纷为主题,建立沟通联系机制

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秉承“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和“成就企业家梦想就是成就滨州发展”工作理念,市工商联联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搭建全省首个“护企联盟”法治护航平台,建立起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包括健全日常联系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和投诉转送机制、深化信息互通共享和联合调研机制等。明确各单位司法助企协调联系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清朗的法治环境。我们与滨州中院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入选全国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案例,与公安局、司法局共建机制入选省级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

二、以助企纾困为导向,建立“助企驿站”综合服务平台

为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环境,探索建立了“助企驿站”综合服务平台。以“解决企业合理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瞄准解决企业法务难题,建立起“受理、核实、初办、调解、转办、督办、反馈、测评”的全链条工作流程。目前,“助企驿站”县市区及商会工作联系站已实现全覆盖。为拓展“助企驿站”问题收集反馈渠道,开通了“服务企业直通车”APP,与“e盏茶事”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问题收集渠道。成立以来,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668件。“助企驿站”获“创新中国”最佳案例。

三、以个案维权为突破,设立民企权益维护日

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联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搭建全省首个“护企联盟”,迄今已组织开展“法律三进”活动120余场,培训企业家4000余人次,协调各大律所主动对接我市重点项目80多个,为民营企业实地解决法律问题1500余个,免费为18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创新性提出了“715”民企权益维护日,滨州市民营企业有了自己的权益维护日。护企联盟护航平台对登记受理的问题进行甄别判断,按事权归属分级分类梳理汇总,形成投诉维权问题清单,督促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抓好协调解决。同时,建立企业问题常态化收集机制,紧盯行业诉求,梳理汇总企业困难问题和需求。

四、以保护创新为使命,建立“法商+”知识产权维权平台

践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与市法院共建全省首家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平台,汇聚司法机关、商会、律所等多方优质资源,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渠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作共享的运行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维权平台优化配置、高效运行。聘请125名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担任“法商+”维权平台特聘调解员,公布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一次办好”立案清单,组织135家所属商会与87家律师事务所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走进商会开展“法官讲法、以案释法”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活动5期,现场解答企业家知识产权法律问题78个,发放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及风险防范手册300余份,市县两级成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70余件。“法商+”知识产权维权平台成功入选全国工商联民企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五、以“两个健康”为目标 ,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走深走实

制订了《滨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推进民营企业清廉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清廉民企建设指导清单》,对民营企业清廉建设进行正面引导。联合市纪委监委机关指导清廉民企、清廉商会建设,打造一批清廉商会、清廉民企建设示范点,并适时授牌。将清廉商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推进清廉制度、清廉理念、清廉教育、清廉文化融入商会发展,把“渤海红”党建联盟变成“渤海红”党建“廉盟”。引导民营企业将合规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积极构建企业内部廉洁防控体系和综合监督体系。加强与纪委监委、法院等单位的协同配合,开展送法、送廉、送政策、防风险进商会、进企业及合规培训,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反腐败合规机制。将廉洁文化融入民营企业家各类教育培训,明确法律红线和法律风险,使民营企业家牢固树立合规经营、清廉经营的意识,养成廉洁从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注重示范带动,充分挖掘和宣传清廉民企典型,树立和宣传清廉民企建设示范企业,积极营造清廉建设氛围,激发社会组织正能量,唱响清廉“好声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护企联盟”法治护航平台成立以来,维护了企业权益,保障了企业安全,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以高质量法治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滨州市工商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