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沂水县位于沂蒙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目前全县共有18家基层商会,成立商会调解工作站6家。近年来,沂水县把践行沂蒙精神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有机融合,搭建调解服务“连心桥”,蹚出助企发展“新路子”。2022年,该县马站镇某村一服装加工厂因疫情期间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加工厂老板拖欠工人张某工资6万余元,迟迟未支付,张某与企业老板发生冲突并多次到镇信访部门反映。
二、案件分析
该纠纷属于典型的拖欠工人工资案例,因疫情期间服装加工厂老板经营不善,导致公司运营受阻,无力支付工人张某工资。后双方到马站镇商会调解工作站接受调解,最终让困扰了双方许久的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调解情况
张某在向企业老板反复讨薪过程中,因双方情绪激动,导致产生肢体冲突,矛盾激化,原本正常的讨薪诉求无法落实。张某多次到镇信访、人社部门反映问题,镇村两级积极参与协调调解,但因企业老板确实无力偿还工资,加上对张某打人一事不谅解,致使调解陷入僵局,张某遂产生走司法诉讼程序的想法。
马站镇商会会长兼调解员李文军了解到上述案情后,主动参与调解工作。李文军充分发挥自身企业强、威信高、人脉广、会讲“老理”的独特优势,反复多次到服装加工厂及张某家中做工作,耐心释法说理。一方面,李文军无息借给服装加工厂70万元资金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个人关系帮助联系从广东购买新上防护服生产设备,发动全镇商会会员单位从该加工厂订购防护服,让濒临倒闭的小微企业重获新生,顺利支付了拖欠张某的工资及利息。另一方面,因张某与服装厂老板发生冲突,张某不愿再到原单位上班,李文军从自己企业为张某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解决了张某的生活困难。双方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服装厂老板特意给商会送来一面锦旗:“情系企业暖人心、纾难解困显真情”。
四、启示思考
1.构建政府与商会的良性关系。商会调解多运用乡情化解,具有省时、省心、接地气的特点,是帮助党委、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和推动司法调解前移的重要途径。因此,应探索健全完善商会发挥非诉讼纠纷调解机制,提升商会的服务能力。
2.增强会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合理合法盈利、解决就业问题、依法纳税等,其中参与公益事业、矛盾纠纷调处也是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大力弘扬诚信、自律、奉献的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担当,有效预防和减少商事纠纷的发生。